“吊丝”(也常写作“屌丝”)是21世纪初兴起的中文网络流行语,主要用来描述社会经济地位较低、生活窘迫的年轻人群体,尤其常见于自嘲或调侃语境中。这个词汇源于2010年左右的中国互联网文化,最初与百度贴吧“李毅吧”密切相关——该贴吧以足球运动员李毅的粉丝为基础,粉丝们自称“帝丝”,后因网络调侃演变为“屌丝”,意指“底层草根”。其核心含义是刻画那些收入微薄、资源匮乏、社会边缘化的个体,往往映射出城市化进程中年轻一代面临的就业压力、住房困难和身份焦虑。
在基本用法上,“吊丝”常出现在网络讨论、社交媒体帖子和表情包中,作为自嘲工具以缓解现实压力。例如,用户可能在分享生活困境时说“我是吊丝一枚”,表达对自身处境的幽默接纳。这个词的流行反映了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特点:它不仅是负面标签,更演变成一种集体身份认同,帮助人们在经济不平等的社会环境下寻找共鸣。同时,“吊丝”文化催生了衍生概念如“吊丝逆袭”,象征底层人物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故事,进一步丰富了其社会意涵。尽管带有戏谑色彩,但它深刻揭示了现代化转型中的阶层分化问题,成为网络时代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