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频理疗仪是一种利用频率范围在1kHz至100kHz的中频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,以达到治疗疾病、缓解疼痛、促进组织修复和功能康复的物理治疗设备。它介于低频电疗与高频电疗之间,通过皮肤电极将特定波形、频率和强度的电流导入人体组织,主要利用电流的生理效应而非热效应(尽管部分设备可产生温热感)来实现治疗目的。
其核心工作原理在于调制技术。中频电流本身穿透性强、人体耐受度高,对皮肤感觉神经刺激小,不易产生电解反应。通过将不同频率的低频电流(如0-150Hz)调制到中频载波上,形成“调制中频电流”,可兼具中频穿透性好和低频生理作用显著的双重优势。常见的调制波形包括连续调制波、断续调制波、变频调制波等,针对不同病症选择不同模式。
中频理疗仪的主要治疗效应体现在:显著镇痛(通过闸门控制学说、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释放)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与淋巴回流(促进代谢废物清除、减轻水肿)、兴奋神经肌肉组织(防治失用性肌萎缩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)、软化瘢痕、松解粘连(促进结缔组织延展性)。相较于单纯低频电疗,中频电疗作用更深层、更舒适、更不易产生适应性。
在应用范围上,它广泛适用于骨关节肌肉系统疾病(如颈椎病、肩周炎、腰肌劳损、关节炎、软组织扭挫伤)、神经系统疾病(如周围神经损伤、废用性肌萎缩)、术后康复(消肿、止痛、预防粘连)、慢性疼痛综合征等。其操作相对简便,安全性较高,除专业医疗机构外,经规范指导的家用型设备也日益普及。然而,使用前必须严格评估禁忌症(如心脏起搏器、恶性肿瘤、出血倾向、皮肤破损感染部位、孕妇腹部等),并遵循专业指导进行操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