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芯片的发展是指中国在半导体产业上的整体演进过程,涵盖芯片设计、制造、封装测试等环节,旨在实现技术自主和创新突破。这一进程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,但真正加速是在21世纪初,随着国家战略的推动和企业的崛起,中国从高度依赖进口逐步转向自主研发。在早期阶段,中国芯片产业基础薄弱,主要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;到了2000年代,政策如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”出台,扶持本土企业如中芯国际(SMIC)在制造领域取得初步进展。2010年后,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,华为旗下的海思半导体在芯片设计上引领全球5G和AI潮流,而长江存储在存储芯片领域实现国产替代。当前,中国芯片产业已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一环,但仍面临高端技术如EUV光刻的差距,以及美国等国的技术封锁挑战。通过“中国制造2025”等战略,中国正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,芯片作为数字经济与国家安全的核心,其发展对经济转型具有战略意义,预计未来十年将加速追赶国际领先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