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PG格式,全称为MPEG(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)格式,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数字视频压缩标准,旨在高效存储和传输动态影像内容。该格式通常以文件扩展名.mpg或.mpeg出现,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,由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和国际电工委员会(IEC)联合开发的MPEG工作组创立。其核心目的是解决早期视频文件体积过大、传输效率低的问题,通过先进的压缩算法将原始视频数据缩减到可管理的大小,同时保持较高的视觉质量。这使其成为家庭娱乐、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视频流媒体的基石,例如在DVD播放器、数字电视广播和早期在线视频平台中广泛应用。
在技术层面上,MPG格式基于运动补偿和离散余弦变换(DCT)原理,能智能分析视频帧之间的变化,仅存储差异部分而非完整画面,从而大幅降低文件尺寸。常见版本包括MPEG-1(用于VCD和低带宽传输)、MPEG-2(DVD和数字电视标准)以及后续演进版本。用户友好性是其显著优势,兼容性强,能在多种设备上播放,如电脑、游戏机和便携播放器。然而,随着数字媒体发展,MPG逐渐面临挑战,如压缩效率不如新格式高效,但其历史地位和基础作用仍不可忽视,为现代高清视频技术奠定了基础。总体而言,MPG格式是数字视频演进中的里程碑,推动了多媒体内容的普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