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光的定义与来源
蓝光指波长处于380-495纳米的高能量可见光(HEV),广泛存在于自然日光与各类人造光源中。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,LED屏幕、节能灯、手机等已成为日常蓝光暴露的主要来源。这类短波光线具有较强穿透力,可直达视网膜深层结构。
核心健康危害
过量蓝光暴露主要引发两类健康风险:其一,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累积性光化学损伤,可能加速黄斑变性进程,国际照明委员会(CIE)研究报告指出波长435-440nm的蓝光具有最高视网膜危害风险系数;其二,强烈抑制褪黑素分泌,打乱人体昼夜节律。哈佛医学院实验证实,睡前两小时使用电子设备可使褪黑素分泌量减少23%,显著降低睡眠质量。
敏感人群与防护要点
儿童因晶状体透明度高、老年人因视网膜抗氧化能力下降,成为蓝光损伤的高危群体。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采取三阶防护策略:控制电子设备使用时长(尤其夜间),优先选择低色温光源(3000K以下),必要时佩戴符合ISO蓝光过滤标准的镜片。值得注意的是,适量蓝光对调节生物钟具有积极作用,防护核心在于控制暴露剂量及时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