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问题定位
空调制冷正常但制热失效,通常源于热泵系统关键环节的异常。家用空调的制热模式需通过四通换向阀切换制冷剂流向,若该部件卡滞或线圈损坏,制冷剂将持续沿制冷路径循环,导致制热功能完全失灵。此外,室外温度传感器故障会错误判断环境温度,当检测值高于临界点(通常5℃以上)时,系统将拒绝启动制热程序。
能量传递障碍
制冷剂不足(泄漏量超15%)会显著削弱热交换效率。制热模式下,低压侧需维持0.8-1.2MPa压力值,若压力不足会导致蒸发器无法充分吸热,出风口温度可能低于30℃。电辅热模块故障则表现为PTC陶瓷发热体断路或继电器失效,此时辅助加热指示灯不亮,在-5℃以下低温环境制热能力骤降70%以上。
控制系统异常
化霜程序紊乱是冬季常见问题。当室外机结霜厚度超3mm时,系统本应自动转入化霜模式(约持续3-10分钟)。若霜层传感器失灵或主板计时错误,空调可能持续化霜或完全不化霜,导致室内机吹冷风。遥控器模式设置错误亦不容忽视,部分机型在"自动"模式下低于18℃才启动制热,易被误判为故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