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SM,全称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,中文译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,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领域的第二代(2G)数字蜂窝网络技术标准。它起源于1980年代的欧洲,由欧洲电信标准协会(ETSI)主导开发,旨在解决当时模拟移动通信系统(如1G)的兼容性问题,并统一欧洲各国的通信标准。1991年,GSM网络在芬兰首次实现商业部署,标志着数字移动通信时代的正式开启。与模拟系统相比,GSM采用数字信号传输技术,通过时分多址(TDMA)方式允许多个用户共享同一频段,这不仅显著提升了语音通话的清晰度和抗干扰能力,还大幅增强了安全性,减少了窃听风险。
GSM的核心创新之一是引入了SIM卡(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),这是一种小型可移动智能卡,存储用户的身份信息和订阅数据,使用户能够轻松更换手机设备而无需重新注册服务。此外,GSM标准支持基本的数据服务,包括短信服务(SMS),这项功能迅速成为全球流行的通信方式,并衍生出多媒体短信(MMS)等扩展功能。系统定义了900MHz和1800MHz频段的使用,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采纳,实现了无缝的国际漫游能力,让用户在不同国家旅行时也能保持连接。
截至2020年代,尽管更先进的第三代(3G)、第四代(4G)和第五代(5G)移动网络已逐步普及,但GSM仍在许多发展中地区和农村地带提供基础覆盖,作为可靠的备用网络。据估计,全球有数十亿用户曾受益于GSM技术,它为移动通信产业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,促进了全球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。简而言之,GSM不仅是现代移动通信的基石,更推动了社会数字化转型,影响深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