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D(Direct Stream Digital)是一种高分辨率音频编码格式,专为捕捉和重现自然声音而设计。其核心在于使用脉冲密度调制(PDM)技术,不同于传统的脉冲编码调制(PCM)。DSD 起源于 1999 年,由索尼和飞利浦联合开发,最初应用于 Super Audio CD(SACD)系统,旨在提升音频质量至超越 CD 的水平。该技术采用 1 位量化方式,采样率高达 2.8224 MHz(称为 DSD64),能更精确地记录模拟信号,减少量化误差和失真,从而带来更温暖、更真实的听觉体验。DSD 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简化了信号处理过程,直接将模拟音频转换为数字流,避免多次转换导致的音质损失。这使得它尤其适合发烧友音频、专业录音室和高保真音乐发行领域。
在实际应用中,DSD 文件通常以 .dsf 或 .dff 格式存储,体积较大但音质出色。播放 DSD 内容需要专用硬件或软件解码器,如 SACD 播放器或支持 DSD 的 DAC(数字模拟转换器)。随着数字音乐的发展,DSD 已扩展到流媒体平台和下载服务,如 NativeDSD 网站,提供原生 DSD 专辑。尽管 DSD 在音质上备受赞誉,但它也存在局限性:文件尺寸庞大(一张专辑可达数 GB),兼容性不如 PCM 广泛(例如,许多主流设备需转换播放),且编辑处理较复杂。总体而言,DSD 代表了音频技术的创新方向,持续推动着高保真音频的边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