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内存卡,通常指用于计算机及数码设备的外部存储介质,其核心功能是扩展设备的物理存储容量。与运行内存(RAM)不同,内存卡属于非易失性存储器,断电后数据仍可长期保存。主流类型包括SD卡、MicroSD卡(TF卡)、CFexpress卡等,通过标准化接口(如USB读卡器或设备内置卡槽)实现数据传输。
从物理结构看,内存卡由闪存芯片(NAND型)、控制器电路及金属触点组成。闪存芯片负责数据存储,控制器则管理读写操作、纠错及损耗均衡。常见封装尺寸涵盖标准SD卡(32×24×2.1mm)、MicroSD卡(15×11×1mm)及CFexpress(38.5×29.8×3.8mm),适配不同设备需求。
在功能定位上,内存卡承担“数据仓库”角色:一是作为移动存储介质,便于跨设备转移照片、视频等大文件;二是为手机、相机、无人机等设备提供扩容能力;三是部分工业设备将其用作系统启动盘或日志存储器。选购时需关注三项核心参数:容量(GB/TB级)、读写速度(以MB/s或速度等级标识)、兼容协议(如SDXC、UHS-I/II)。
当前技术迭代聚焦于性能突破。NVMe协议CFexpress卡持续压缩专业相机数据写入时间;PCIe 4.0接口的SD 8.0标准理论速度可达4GB/s;3D NAND堆叠工艺则推动1TB MicroSD卡量产,满足8K视频拍摄的存储刚需。